
簡 介 英文名Sorghum Ramulispora leaf spot異名高粱黑點病 高粱紫輪病在高粱各產區都有發生。 [為害癥狀]常在生長后期發生。(1)葉片。發病葉片上出現橢圓形病斑,多數限于葉脈之間,中央淡紫色,邊緣紫紅色,有時有淡紫色暈環,大小(2~8)mm×(1~3)mm。病斑背面生有灰色霉層,后期霉層消失,并產生小黑點,即病原菌的菌核。菌核極易用手抹掉。嚴重時病斑匯合成云形,布滿葉片,導致葉片早枯。(2)葉鞘。葉鞘病斑與葉片上的相似,但較葉片上病斑大,大小為(5~18)mm×(3~7)mm,極少產生霉層或菌核。 [病原]病原為高粱生座枝孢Ramulispora sorghicola Harris,屬半知菌亞門。(1)分生孢子梗。無色,近棒形或圓柱形,大小(8~28)μm×(2~4)μm,偶有隔膜。(2)分生孢子。無色,線形至鞭形,大小(20~75)μm×(2~4)μm,具2~10個隔膜,少數有1~2個分枝。(3)菌核。黑色,近半球形至扁球形,直徑80~144μm。 [侵染](1)越冬。病菌以菌絲、分生孢子或菌核在病葉或病葉鞘上越冬。(2)侵入。第二年產生分生孢子,借風、雨傳播蔓延。一般下部葉片先發病,病部產生分生孢子,進行多次再浸染。 [發生規律]高溫潮濕天氣,有利于發病。7~8月份降雨次數多,雨量偏大,氣溫較低條件下,發病重。形態特征生活習性防治方法參見高粱炭疽病。
更多問題,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