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英文名chinese chives Sclerotium blight 韭菜白絹病是韭菜的一種常見病害。 [為害癥狀]韭菜須根、根狀莖及假莖均可受害。根部及根狀莖受害后軟腐,失去吸收功能,導致地上部萎蔫變黃,逐漸枯死。假莖受害后亦軟腐,外葉首先枯黃或從病部脫落,重者整個莖桿軟腐倒伏死亡。所有患病部位均產生白色絹絲狀菌絲,中后期菌絲集結成白色小菌核。在高溫潮濕條件下,病株及其周圍地表都可見到白色菌絲及菌核。 [病原]病原為齊整小核Sclerotium rolfsii Sacc.,屬半知菌亞門真菌。有性態為羅氏阿太菌Athelia rolfsii (Curzi)Tu.& Kimbrough.,,屬擔子菌亞門真菌。 [侵染]病原以菌核在菌絲遺留在土中或病殘體上越冬。第2年氣溫回升后在適宜條件下產生菌絲,從地下須根、根狀莖或假莖的地表處侵入,形成中心病株,再向四周擴展,借雨水、灌溉水、施肥等傳播蔓延。新種植區的初侵染源主要來自種子中混入的小菌核,老種植區的初侵染源主要來自土中菌核。在四川韭菜白絹病6~10月均可發病,尤以6~8月大雨后的高濕條件下發病重。 [防治](1)農業防治。施用充分腐熟有機肥,避免糞肥帶菌。播種前將種籽過篩,盡量除去小菌核。田間部分植株開始發病時,要連根拔除病株銷毀,甚至可將病株穴內的土壤取出韭菜地外,并在病株穴內及其附近澆潑藥液或施用石灰殺菌。重病區提倡間套作,降低田間濕度。韭菜植株矮小,如凈作,往往通風不良,株間濕度較大,有利于發病。可采用寬窄行栽培,在寬行中種植茄果類、豆類等蔬菜,實行高矮搭配種植,不僅可降低田間濕度,還可充分利用土地,提高經濟效益。加強管理。天旱時注意灌水,防止植株衰弱,提高抗病能力;久雨不晴應注意排水,降低田間濕度,創造不利于發病的條件。(2)化學防治:發病初期開始噴15%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,或20%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。采收前7天停止用藥。
更多問題,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