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簡 介 英文名rice planthopper 灰飛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屬同翅目,飛虱科。分布在中國各省,長江中下游及華北發生多。為害茭白、水稻、小麥、大麥、玉米、高粱、甘蔗、稗草等。 [為害癥狀]成、若蟲吸食汁液,引起黃葉或枯死。 [發生規律](1)發生世代。湖北、四川、江蘇、浙江、上海每年發生5~6代,福建7~8代,北方4~5代。(2)越冬。在福建、兩廣、云南冬季3種蟲態可見,其他地區多以3、4齡若蟲在麥田、綠肥田等處禾本科雜草上越冬。(3)發生時期。早春均溫高于10℃越冬若蟲羽化。發育適溫15~28℃,冬暖夏涼易發生。 [形態](1)成蟲。成蟲長翅型體長(連翅)4~5cm,短翅型體長2.4~2.6cm,具翅斑。雄蟲體黑褐色,雌蟲淡黃色,頭頂稍突出,額黑褐色。中胸背板雄蟲為黑褐色,僅后緣淡黃色,雌蟲則中部淡黃色,兩側色較深。(2)卵。卵長橢圓形,稍彎曲。卵帽外露,在產卵痕內排列成念球狀,卵條內卵粒成簇或雙行排列。卵粒初產時為乳白色,半透明,孵化前出現紫紅色眼點。(3)若蟲。灰褐色,腹部背面兩則色稍深,中央色淺淡。 [習性](1)成蟲。成蟲有明顯趨嫩綠、茂密習性,長翅型成蟲有趨光性。成蟲產卵多在下午,卵產于葉鞘及葉片基部的中脈兩側。(2)幼蟲。越冬若蟲3月出蟄取食麥苗和雜草,羽化后多為短翅型成蟲,繁殖1代后產生長翅型成蟲,遷移至棉田為害。 [防治]栽培管理上實行同品種連片種植;對不同的品種或作物進行合理布局,避免稻飛虱輾轉為害。同時要加強肥水管理,適時適量施肥和適時露田,避免長期浸水。在農業防治基礎上科學用藥,避免對天敵過量殺傷。根據蟲情測報,掌握不同類型稻田飛虱發生情況和天敵數量。推薦使用:前期預防:25%噻嗪酮可濕性粉劑(速捷,瑞德豐產品),既殺蟲又殺卵,真正做到治標又治本;強勢(25%吡蟲*噻嗪酮+保密助劑,破口前一次,破口后一次可管一季沒有稻飛虱)。爆發時使用預防和速效性藥物:如葉蟬散、速滅威、馬拉硫磷;或用呋喃丹作根區施藥。
更多問題,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。